查看原文
其他

蒋方舟:所谓“初心”

点击关注☛ 当代作家 2021-12-11


一度,我很讨厌“初心”这个词。


因为它总是出现在成功人士看似云淡风轻的叙述里:“上市那天,我对我的员工们说,一定要不忘初心。”印在商业杂志封面,一张老谋深算的巨大的脸旁边:“我的初心从未改变。”


“初心”,变成了强者自我标榜的勋章。成功者不仅挣够了钱,享受了权力和荣耀,同时还要霸占舆论领域和精神高地。他们不仅要煮心灵鸡汤,还要当青年导师,给出一些漂亮但毫无参考价值的人生金句。


“初心”这个词,变得前所未有地可疑。


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和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是我被要求得最多的为他人写下的励志格言。


终于有一次,我在写完这八个字之后问眼前那个淳朴青涩的男生:“你的初心是什么呢?”他想了想,说:“你再帮我加上一句:考上公务员吧!”我又添上了那句话,并且心血来潮地指了指他的左胸,豪迈地以示鼓励,看着他莫名其妙地离开。


考上公务员也好,过上梦寐以求的中产阶级生活也好,这些算不上太坏的人生目标,其实和“初心”并没有什么关系。职场的成功学,无外乎是一个“熬”字,熬到比你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离职了,比你有心眼的人被排挤走了,比你能干的人自己创业了,你就在职场熬到头,也就成功了。


从始至终,你都沉浸在打怪—累积经验值—涨血槽—升级的过程中,奔跑在一条万人同行的马拉松赛道上,你其实不需要顾虑自己迷失方向,只要朝着人潮涌动的方向前行即可。


可是一直走在一条别人修建的、走过的、通向别人住住所的道路上,随波逐流,在别人制定的标准下愉快地过完一生,这样的一生,有没有“初心”,似乎也没那么重要。


人人都在说要对初心念念不忘,但是找到初心和坚持初心一样困难。


大多数时候,需要背对着他人,才能面对自己。前段时间,我问看了侯孝贤的一篇演讲,他说到拍电影不能老想着那个元素抓来,想着哪个明星可以用。这样或许会成功一次两次,但慢慢地,你自己就没了。


寻找初心的过程,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助——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,只能独自在黑暗中摸索,修正。


我十八九岁的时候,受了一些不负责任的鼓励,误认为自己除了写作,还有一大半的技能还没有解锁,因此做了一些自己不擅长的工作。最后,这些失败而丢脸的经验,带给我的是“我来了,我看到,我先走了。”的满足感,然后又调转方向,回到写作的路上来。


这过程就像是一部电影,讲一个人永远活在同一天,他惊讶、狂躁、绝望,最终是靠一遍遍修正自己,找到完美的方向,才打破了魔咒。


“初心”一定不是一条路走到黑,不动摇,不怀疑。这样昂首挺胸的自信往往是源于无知。寻找初心的路一定充满了不安而恐惧。在这个世界上,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路。


找到自己的命运,然后没有怨言地坚守下去。我所认识的一切作家,都曾向我抱怨过坚持写作这个初心的艰难,他们花上数年,数十年的时间到达一个彼岸,每天早上坐书桌前,折回起点,校正自己,重返现场。整个过程如海上遇难者一样孤身挣扎,没有人能够伸出援手。


经过这样日复一日试炼的初心,变得坚韧而光滑,就像《庄子》里提到的“刀刃若新发于硎”,一把刀用了十九年,还像刚磨出来的一样。


你见过这样的奇迹吗?我见过。在圣彼得堡的冬宫第一眼看到伦勃朗的《浪子回头》,狂野画笔下的道德力量让我仿佛被痛击一样流下眼泪。这幅画创作于他的晚年,他每一笔都是背叛,对他的金主,对当时的潮流,对难以理解他的受众。但他唯有对自己忠诚,如中国古人所说“矢志不渝”里笔直地射向靶子的箭,忠于初心,虽蹈海,也走下去。


猜你喜欢:

蒋方舟:泡妞秘笈

余秀华:忧愁的幸福

雨天 :当我想你的时候

言论 | 这才是过年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